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媽媽的帳單(轉)

好感人!心酸酸的,切記..把握當下!
小明家是經營餐廳生意,有時放學後他會到餐廳幫忙,招呼客人入座點菜收拾碗筷、算帳結帳。

他漸漸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位生意人。

有一次,他忽然突發奇想,也開了一張帳單寄給媽媽,索取他在餐廳幫忙作事的酬勞。
幾天後,媽媽收到這份帳單,
上面寫著:
1.洗碗盤費500元
2.掃地拖地費200元
3.送外食到顧客家300元
4.至郵局寄發信件帳單100元
5.小明一直是勤奮聽話的好孩子100元
共計1,200元

小明的媽仔細看過這份帳單後,什麼話也沒有說。
晚上小明在他的枕頭旁看到了他所索取的1,200元報酬。
正當他得意如願以償,要把1200元收到自己的口袋時,突然發現枕頭旁邊還放著一份給他的帳單。

小明欠他母親如下款項:
1.在母親家裡過十年平安無憂的生活費用0元
2.十年中,食、衣、住、行的費用0元
3.上學的學費、書籍費0元
4.生病時的醫藥、照顧費0元
5.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元 小明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過了一會兒,他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
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將小臉藏進母親的懷中,
小心翼翼地把那1,200元塞進了她的圍裙口袋裡。

對媽媽好一點
很棒的文章---- 看完後要對媽媽好一點,珍惜愛妳的人, 當妳來到這個世界,她以手臂輕抱妳.妳則以哭個像妖怪的聲音來謝謝她

當妳一歲時,她餵妳也替妳洗澡,妳則以長夜大哭來謝謝她

當妳二歲時,她教妳走路,妳會謝謝她,當她叫時溜得特別快

當妳三歲時,她滿懷愛心的做飯給妳吃,妳則以滿地食物來謝謝她

當妳四歲時,她教妳繪畫,妳則以滿間的彩色來謝謝她

當妳五歲時,她在假日將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妳則以噗通掉到一塘泥淖裡謝謝她

當妳六歲時,她帶妳去學校,妳則以尖叫'我不去'來謝謝她

當妳七歲時,她給妳個棒球,妳則以打破鄰居的窗戶來謝謝她

當妳八歲時,她給妳個冰淇淋,妳以滿嘴的奶昔來謝謝她

當妳九歲時,她讓妳學鋼琴,妳則以不曾練習來謝謝她

當妳十歲時,她整天載妳去上體育踢足球及參加一個接著一個的生日Party,妳則以頭也不回的跳出車外來謝她

當妳十一歲時,她帶妳和妳的朋友去看電影時,妳則以要求她坐在不同排來謝謝她

當妳十二歲時,她警告妳不要看某些TV Shows時,妳則以等到她離開時注視這些TV Shows來謝謝她

當妳十三歲的青少年時期,她建議妳要去剪個頭髮時,妳則以告訴她她一點品味都沒有,來謝謝她

當妳十四歲時,她讓妳去夏令營,妳則以忘了寫封家書來謝謝她

當妳十五歲時,她工作回來並期待一個擁抱,妳則以房門深鎖來謝謝她

當妳十六歲時,她教妳如何開車,妳以儘妳所能的到處冒險來謝她

當妳十七歲時,她正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時,妳則以整夜電話中來謝謝她

當妳十八歲時,她讓妳去受高中教育,妳則以外宿,到天明來謝謝她 愈來愈大,

妳已經十九歲,她讓妳去念個大學,載妳去學校,帶著妳的袋子,妳則以在宿舍門外,怕她會讓妳在妳朋友面前蒙羞,就趕緊說再見的方式來答謝她

當妳已二十歲,她問妳是否有約會,妳則以'那不關妳的事'來答謝她

當妳二十一歲,她建議妳讓為妳的未來找個好工作時,妳則以'我才不想像妳一樣'的口氣來答謝她

當妳二十二歲,她在妳的畢業典禮緊緊的擁抱妳,妳則問她是否要付錢讓妳去歐洲遊學來謝謝她

當妳二十三歲,她替妳的新公寓買個傢俱,妳則告訴妳的朋友,它實在是醜的不像話,的方式來謝謝她

當妳二十四歲,她問妳有關妳的經濟及妳未來的計劃,妳則是拖長聲音的回謝她,'媽......媽,妳也拜託一下好不好'

當妳二十五歲,她資助妳的婚禮及高興的哭著對妳說,她有多愛妳,妳則以搬離半個國家的距離隔絕她的方式來謝謝她

當妳已三十歲,她跟妳說她想要有個孫子可以抱,妳則是非常謝謝她的跟她說,'時代不同,世事皆非了'

當妳已四十歲,她提醒妳要記得一個親人的生日,妳則是謝謝她的告訴妳,妳'現在真的真的很忙'

當妳五十歲了,她身體不適而且需要妳多多關心她,妳則是以自己已是深責大任的父母來回謝她 然而,
有一天她死了,妳則發現妳未替她做到任何事,讓我們花些時間為我們所稱呼的'媽',關心,

付出,僅管有些人可能無法對他們的母親說出他們的愛.但她是無法取代的,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感情也許,她不是妳最好的朋友,也許有些想法真的與妳不同,但她仍然是妳的母親!

她總是在這裡聽妳訴說妳的喜怒哀樂,但問問妳自己吧!

妳可有花足夠時間陪陪她?聽她說看看她在廚房的困擾及疲勞?

以貼心,愛心,尊重的心來對待她時,妳會發現妳會看到不同的觀點. 一旦錯失了,將只有美好回憶陪伴著妳,而過去的遺憾也是不要將最貼心的人視為理所當然,請一輩子緊緊守住她們,假若沒有她們,生命將頓時失去意義。

PS:如果你(妳)也認同這些話,趕緊把這封信轉寄給別人吧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企業不裁員的經營之道(轉)

不裁員才能創造新事業→ULVAC逆向操作的成長循環






















消極的態度一:強迫辭職;工程師為保飯碗,寧可掃廁所。
消極的態度二:停募新人;刪減訓練預算,草率授課。

積極的態度一:持續研發;目前不用,未來可能倚重。
積極的態度二:薪資透明;增加停損點,士氣也提升。

未來七大工作必備條件(轉)

1. 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必備基礎)
能夠問對問題,是批判思考、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2. 跨界合作與以身作則的領導-(必備基礎)
你不再只是跟這棟樓的人工作,而是跟不同國家、領域、文化的人工作;過去的權威式領導已越來越不管用。

3. 靈活與適應力-
今天的工作未來可能不存在,必須終生學習。持續接收新資訊、新情勢,隨時應變。因為未來世界不跟學校考試一樣,有標準答案。

4. 主動進取和創業-
不願意嘗試你就輸了!你必須採取主動,並富有創造力,不斷找尋新機會、點子、策略、不斷創新。

5. 口語及文字溝通能力-(必備基礎)
你要有60秒可以說服長官或客戶的提案,以及它可以從這60秒的面會中,可以帶走什麼能力。

6. 評估和分析資料能力-
資訊瞬息萬變,你有沒有能力透過多元管道取得,並分析、檢證這些資訊,批判思考力是基礎。

7. 好奇心和想像力-
企業要的不只是聰明人,而是懂得問出好問題、追根究底、對世界好奇的人;因為好奇和追根究底解答了最重要的問題。(有了興趣才能持續的學習)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社會的病態

這個社會已經病了

一個駐外公職人員
在網路上使用匿名發表言論
卻被政府教召回國
質疑他
譴責他

不管是藍
是綠...
都在攻擊他

藍的說他身為公職不可以有這樣的舉止
綠的說他身為公職卻挑起族群之間的戰火

回頭看看這些人的嘴臉
其實這些立委就只有這時候會這樣做
才會要求一些事情

也許我的觀念比較古老吧
我甚至覺得
有些事情是可以提前預防的
不是嗎....

藍的只會拼命的叫罵說"開除黨籍 免職...."之類的言語
綠的卻要現任元首和院長跟大眾道歉
難道立委言論免責權是這樣使用的嗎

這是我門台灣的社會的病態
才導致我門人民觀念的偏差
不是嗎

在藍色執政的時候
綠的一直要求言論自由
要求民主
要求台灣要獨立

但是換到他們執政的時候
綠色的何時想過要獨立
何時說過要獨立

在綠色執政的時候
藍的就會拼命抓語病
要求執政者不可以閃躲

現在被關進去的民族英雄
大家卻在外面那麼挺他
這社會還有天理嗎...

大家眼睛都瞎了嗎
什麼叫做台灣國
什麼叫做台灣獨立黨

藍的你又在那旁邊起什麼轟
他犯罪了
自然法律會自裁他

還有那個頭上光光的立委
你不要老是會再那邊報料
結果你一被別人報料
馬上臉就跟烏龜一樣綠

哀哀

笑笑就好....

<以上言論 不代表執筆人立場 純屬發表心情>